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凡尼亞舅舅》跟排日記 5



  當有餐桌的場景出現的時候,雖然觀眾不會看見全家人一起用餐的樣子,但這一家人確實還真的有照著座位順序、圍在餐桌邊上熱烈又親切的相處過。餐桌的意義對演員來說不是佈景,它是這家人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位演員都圍繞在餐桌邊上,熱絡愉快地高談闊論。不仔細聽,乍看之下還真以為這是一家人的模樣。好有趣,當演員們一旦靠攏在一起,火都燃了起來,聲音分貝居然還比分散四處時提得更高!演員真是一種很容易受影響的物種啊!嘖嘖。

  就像我前面說過,其實這齣戲並不會出現全家人一起在餐桌邊上用正餐的場景。導演為了讓大家清楚和習慣自己角色的座位,請大家一起圍坐上來,再一步步調整座位的安排。教授和外婆瑪麗亞可以最先肯定會坐在兩端的主位上,教授的第二位妻子伊蓮娜會坐在鄰近教授的座位,教授的女兒桑妮雅會坐在鄰近教授的另一側。至於舅舅凡尼亞和泰列耶金就比較需要多一點考量。經過討論,覺得泰列耶金身為桑妮雅的教父,應該從小就很疼桑妮雅,會坐在桑妮雅身邊比較有道理。至於伊蓮娜,基於她在這群人當中比較算是外人(最晚進到這個家),而凡尼亞跟伊蓮娜是算舊識,有他坐在伊蓮娜身邊才會比較待得下去,也比較有安全感。

  伊蓮娜應該是取代了教授的前妻薇拉,坐在同一個座位上。而這位子正對女兒桑妮雅,桑妮雅心裡會作何感想其實真的很有趣。而伊蓮娜從城裡帶過來的飲食習慣,會不會跟鄉下人且又是勞動的大家有所不一樣,這其中是否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也是演員們會根據角色的習慣和個性去腦補的XD 

  以上說的一切都不會、也沒機會讓觀眾看到,但我不是在說無聊的話,演員們也不是在亂排、做白工。這齣戲共四幕,橫跨了一季(從夏到秋),這群角色也就這樣一起生活了好幾個月。因此這些生活細節越清楚,人物就越會成型。這就是這劇組也是導演的工作方式。

  不過更有趣的是,即使座位已差不多可以確定下來,但這樣的氛圍討論劇本實在太亢奮太有進展,大家的腦袋突然轉得特別快,很多角色、劇情的前因後果都出來了XD 默默覺得,要是真有這麼一場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戲該有多好。不過沒關係,我想觀眾最終還是會看到帶著這種感覺出來的戲。很期待!

  忍不住備註:當晚導演親手做的巧克力香蕉派真的很有水準XD 據說演員們都很有幸福感(大心)

by 實習演員:羅靜雯
註:照片取自Guthrie Theatre演出的凡尼亞舅舅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凡尼亞舅舅》跟排日記 4



不就是做個讀劇,幹嘛這麼累!做讀劇不就是為了讓演員可以簡單又快速地完成一齣戲、講完一個故事嗎?

結果我們今天第一次正式排第一幕,四個小時下來連第一幕的一半都走不完,全部都還不太確定也就算了,還突然增加了好多好多的問題,諸如:醫生說:「我變了很多嗎?」→到底是為甚麼要問這個?醫生本來在哪裡、做甚麼?桑妮雅甫出場就說:「我們明天要去林場」→我們是誰?甚麼時候約好的?愛慕醫生的桑妮雅知道醫生今天會來嗎?醫生對舅舅說:「好了,我相信你是在嫉妒他。」→其實醫生心裡是不是也一樣? 

其實我最最最喜歡討論這些了!這真的是演員才會思考的角度,卻是讓每個角色變成真正活人的關鍵。

我總是在想,要是以前英文系的老師們可以從這些角度提出問題,看起來死氣沉沉的劇本不就頓時活了起來、變有趣了嗎?但做學術研究的永遠從第三者的角度去思考劇作家為甚麼會這麼想、這麼寫。以一種由上而下的既視角度看劇本,再以一個大時代、大區域,然後旁敲側擊劇作家的個性、生活,嘗試理解他。而演員除了要知道這些背景因素,更需要走進角色,用角色來思考每一句話背後的真正用意。找到了那些話的真正用意,其實也等於直接站在劇作家本位來思考每一個角色的真正面貌,那就更接近戲的真正原型,更接近劇作家心裡所想了。

大學那四年,從來沒有一位老師要求我們用這種角度切入過。可是英文系還是很愛讓學生演。如果研究專精的老師們在台下看得不滿意,何不直接問學生:「你覺得這角色為甚麼這麼說?」這種更人性的同位思考方向呢?劇本真的跟其它文體有著非常大的不同且更具開放性思考,更無法不考慮草根的人性,而不是一直高高在上的俯瞰一切。

對不起,其實這篇寫得有點生氣。大概覺得過去我曾如此接近它們,卻如此遙遠。總是以上帝的角度寫一些虛無的批判文,但其實根本離真正的瞭解還遠著。這就是劇團演出的目的之一:透過演員對劇中人物的處理和工作,讓觀眾﹝讀者﹞更容易以同理的心情走進故事,讓「知道」變成「體會」。

說這麼多還是要回到,讀劇幹嘛搞得這麼累這件事,這根本是做一齣戲的功夫。要如何讓觀眾瞭解,你們付的幾百塊票錢,給的不是朗讀跟走位,而是我們從文本劇本裡頭不斷摸索找出來的戲的原型。我們老老實實地為劇作家服務,相信會是台灣最接近契訶夫的《凡尼亞舅舅》的原型作品※。我們一點都不怕觀眾熟讀劇本,越是熟讀,你就越會發現這劇組的價值而興奮。劇組的上一齣《櫻桃園》就確實讓我有過這樣的感覺。


註1:台灣目前只有學校的校內演出,從未有劇團公開售票演出《凡尼亞舅舅》,所以我口氣才敢這麼大,哈哈哈哈。 

註2:照片是引用凱特布蘭琪和Sydney Theatre Company演出的《凡尼亞舅舅》

實習演員 羅靜雯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凡尼亞舅舅》跟排日記 3


今天看著演員大團圓的湊在一起讀本,就已經有種迫不及待想要看最終成品的感覺。雖然今天在討論劇本的部分大家都說了超多重點,但我覺得演員大團圓讀本才是重頭戲XD

讀本開始以前,老師先提醒大家不要演﹝因為現階段演員們還在認識角色中﹞,但還是會「有反應」的讀本﹝不是純粹唸書﹞,於是還是能感受得到演員在作回應時的能量,我時而投入傾聽,時而跳出來看著一字排開的演員陣容,想著自己能看著這些演員們從最初始的狀態一直長成到最後角色的模樣,心裡超爽,覺得自己已經圓滿了來到這裡的最大願望。

重頭戲以外,就是一大撮﹝雜草般﹞的討論。當然不是不重要的意思,反而是每一項都非常重要,重要到足以影響整齣戲。只是很難分類……只是沒經過處理的話就會像一整撮雜草般,我們還在一條一條抽絲剝繭地拉出來,整理成我們可以理解、可以用、可以工作的各種元素。

但以下我只想說一件重要的事。

老師發現了一個所有中文翻譯不知為何都沒有清楚翻譯的一句重要線索:凡尼亞在第二幕時有提到他在十年前used to see her﹝伊蓮娜﹞at my sister’s house。我手上的桂冠翻譯是「十年前在姐姐家裡遇見她」。這兩句有著兩種全然不一樣的情況—中文的只有讓讀者知道他們十年前見過一次面;英文的意思則還包含他們在十年前見過不只一次,而且還是有可能發展的那種關係,關係即使不深但至少兩人已經算是舊識。這兩人的相熟程度,是大大的影響了十年後的現在他們相互對待的模式,這重要程度非同小可啊!

這點翻譯的差別,其實就一般人所認知的讀劇演出來說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重要性。如果有人看過這劇組上一齣讀劇製作《櫻桃園》就會知道,演員除了手上拿著劇本,其它一切都跟正式演出沒差別。相信有不少觀眾會不怎麼喜歡如此「完整」的讀劇方式。就讓我試著來讓大家瞭解為何這劇組會有這種選擇,而這種選擇的必要性是什麼。

首先,看劇本跟看一般的小說其實有很大的差別。劇本裡的對話與對話之間有著太多的可能性,包括了未言明的行動、未言明的表情、未言明的動機,甚至不能全然相信裡面人物所說的話是否真心還是根本在撒謊。而這種未言明的東西,往往決定了這戲好不好看。這就是演員的工作,去找出裡面所有隱藏的東西。

於是,如果要更貼近劇作家的原意,也為了避免忽略他當初埋在對話間的一些巧妙的訊息,所有行動必不能省略。

好了,那或許又會有人說,那些有必要讓觀眾知道的行動,再表現出來就好,其它沒有的話就乖乖坐著讀劇就好了吧。

這其實是一種循環。請相信劇本裡面的角色人物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那演員要如何找出各種隱藏的線索?當然就要一直做裡面角色做的事、說的話,才能在每次更貼近角色的時候發現屬於人性更深層的部分。這就是演員們會在排練做的事,也就是排練的意義。如果一開始就設定,大家都在位子上乖乖唸出就好,有需要的動作再去進行,那演員其實也只能在有限的範圍裡去想像去發現。因為人一定是行動的,一個坐著的人想像一個行動的人,就像我以前英文系時大家會做的事一樣,這是做學術的方式啊!

那回到上面那一句翻譯到底為何重要。

因為那是人物關係的背景線索,當演員發現其實他們的關係匪淺,往後兩人的相處會有所不同。如果這是一場乖乖坐著的讀劇,演員或許毋須表現出是否有什麼相處上的微妙之處藏在言談間。而且,或許也根本很難發現,因為沒有跟著劇本裡的角色做事情、真實的去相處。現在沒有人會知道有什麼,但只要朝劇作家的本意去發展下去,就會發現這劇本真正有趣、偉大雋永的地方。

實習演員 羅靜雯
PS. 照片選自Maly Drama Theatre的演出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