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關於學習

教課11年來(!),一路走來,其實最大的修正是來自於對學生的認知。

非常幸運的我,有著和一般人不太一樣的成長過程。從來沒有被迫學習,也沒有要「達到」什麼目標、變成什麼樣的人。

我的媽媽一直以來只希望我健康快樂,不偷不搶不騙、不要他們養就好XD 從小我就是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想做什麼,非常幸福的長大。因此也很習慣自己負責、自己承擔。何時要喊停,以及是否要繼續、要多拼命,都是因為我喜歡。甘之如飴。

但開始教課之後才發現,原來大部分的人不是這樣長大的。

大家通常是被規定、被迫學習的。學校與補習班之間,無止盡的考試和背誦,帶來的訓練是放棄自己:不再思考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因為如果不符合父母期待、沒有高分、沒有好科系、好工作,最終都會被迫放棄。 

學校的課程是日復一日地背誦和考試。懂不懂不重要,高分就是王道。老師要的「標準答案」就是那樣,自己想什麼完全不重要。 

當大家習慣這種「學習」方法之後,面對表演,或是藝術型課程的時候,常常會卡在一方面希望自己有所發揮,一方面想要練習、追求「成績」或成功。

大家通常覺得表演應該是有各式各樣的可能性,每個人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意。表演就是要樂在其中、要放開、盡情地玩。

但大家同時也知道,在實際的工作裡,演員必須完成導演說的,甚至精準執行編劇寫的:台詞、走位,或反應,都不可以出錯。 這兩件事聽起來就很矛盾啊?!

 因為這是不同階段的演員目標啊。 

一開始希望大家放開來盡情地玩,希望每個人建立自己。但隨著程度的不同,以及究竟是「工作」還是「玩」,甚至「治療」(戲劇治療),都會有截然不同的練習方法和目標。

在演員工作中,有能力執行導演的方向和編劇的故事,絕對是基本能力。然後才能討論你想怎麼演。不然會變成只是空想。

就像每個人都可以說得一口好球,但我們其實都打不到球 但光是能力當然還是不夠的。 演員永遠不是演自己,所以我們必須要可以理解、認同角色,並讓觀眾感受到。

這部分有技術,也有個人的生活歷練和對人性、心理的認知。 演員的養成過程很緩慢也很快。會有各人長處得以發揮,以及困難點不被理解,因而完全卡住的問題。

所以有人一炮而紅,有人演了一輩子也不被記得。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前進。 

我今年開始重新練芭蕾(終於要說為什麼要配這張照片了)。

現在上課,我常常在想的其實是身為學生的感覺。 我現在當然不是20歲,體力沒有以前好,上課的時候會明顯感受到累(以前可以一天兩堂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但現在對身體比較認識了,可以用腦工作,而不是只是跟著做,所以我這半年來的進步其實很明顯。不像以前只能呆呆地練。 

芭蕾對身體的要求很嚴苛,上課的時候,我總是很認真看清楚老師示範的每一個動作,但瞬間就忘記了。真的要做的時候,腦袋常常一片空白。

然後老師說的每個重點,認真做起來,就會覺得自己根本跟身體失聯,那塊肌肉根本不理我,我也不知道怎麼和它溝通。 

有時候老師直接摸我的身體調整,我的大腦還會跟不上,得馬上重新想一遍才能理解或記起來。但下堂課可能又全部重來。至於複雜的舞步,我現在根本是放棄。反正就最後做,先看前面厲害的同學怎麼做,勉強跟上。

但每堂課我都覺得好開心。 做身體做不到的事、訓練大腦思考,這就是「活著」的感覺啊。

無論今天的狀況如何,我和我的身體在一起。每個當下,就專心執行,感受身體。因為我很清楚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而我其實在過程中就已經得到我要的了。

我不是為了任何人而做,也沒有要達到什麼了不起的目標。

所有的成就來自每一堂課裡微小的累積。 你也看見自己每天微小的累積了嗎?

 我根本沒有腳背還是很喜歡很想跳啊 
 柔軟度也只能和一般人比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