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2018寒假密集訓練班

2018年寒假, 替大家準備了密集特訓課程:獨白課和試鏡課! 每年這個時候,總是有許多人是為了準備考試才來上課的,所以今年索性利用過年前的寒假來幫大家惡補吧! 👉需要準備獨白去考試,或是想增進自己功力,獨白是最好的練習! 👉不知道為什麼試鏡老是不會上?或是正打算要開始試鏡的同學,都不能錯過試鏡課 給自己一個機會,在過年前好好努力,讓自己明年開春就可以有好彩頭! <獨白課Monologue> 獨白是考試和徵選時最常遇到的項目,因為要能獨撐全場需要的技術和功力等同於扮演一齣戲的主角,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看見演員的能力。 首先學習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劇本片段,讓自己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是成功的第一步!再學習如何工作短短兩分鐘片段中的所有細節,成功打造一段兩分鐘的精采演出,創造屬於自己的角色,勝算就大大增加了! 💡學員需要在上課前,先和老師討論如何從現有的劇本(舞台劇或電影都可以),或歌曲(音樂劇或歌劇)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獨白片段(2分鐘)。 💡參考書目《演員的挑戰》,請自行於上課前備妥。 💡上課時間:1/18, 1/22, 1/25, 1/29, 2/1, 2/5,下午4—6點,共六次 <試鏡課Audition> 身為職業演員就必須面對無止盡的試鏡挑戰!試鏡是你能否贏得演出機會的第一道關卡,但是如何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個人特質,讓導演留下深刻印象呢? 從履歷照片開始,老師將把試鏡過程中的所有眉角分解給大家看,讓你知道原來導演想知道甚麼,選角想看甚麼,讓你不再覺得面對試鏡茫然無措,讓自己成功掌握被選上的機率! 💡上課前請先將自己的履歷、照片準備好。 💡上課時間:1/18, 1/22, 1/25, 1/29, 2/1, 2/5,晚上7:30--9:30,共六次 **注意事項: 1. 本工作室為專業表演訓練工作室,每班只收4至8人,每個人都會充分接受老師的指導。 2. 請按照報名須知(請按連結)的格式,先寄信到老師的信箱預約「咖啡小聚」:actingoncamera@gmail.com,經過與老師面談後才能正式報名。 3. 每種課程學費皆為6000元。1月12日前完成報名並繳費者可享有早鳥九折優惠,舊生價請另洽老師。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南部課程]演員的挑戰:契訶夫讀劇演出工作坊

  陳佳穗老師自紐約返台後, 於2011年翻譯出版了表演專書《演員的挑戰》,成為台灣演員們必備的重要參考書籍,至今仍熱賣。

  陳老師一邊教授表演課程,一邊持續參與劇場與影視的演出;並於2015年開始主持製作演摩莎劇團的「契訶夫讀劇計畫」。這次謝謝南島十八劇場的場地協力,陳佳穗老師終於撥出時間到台南開設為期兩天的工作坊,歡迎大家把握機會!

  無論你是對寫實表演有興趣,想好好地有系統學習,還是想把對《演員的挑戰》書裡所有的問題一次問完(?),想進一步了解「讀劇演出」這種特別的表演方式,希望自己終於可以讀懂契訶夫的劇本,或者只是想......認識陳老師?都絕對不能錯過!

工作坊內容:
  我們將以契訶夫的劇本《櫻桃園》為例,帶領大家進入他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創建的寫實主義,融合《演員的挑戰》書裡的工作方法,實際演練《櫻桃園》的劇本片段。老師也將分享身為演員,在排練中不為人知的艱辛過程,讓大家對演員的工作有更清楚的認識。也歡迎大家利用報名表填寫自己希望老師在上課中分享或教導的項目。

工作坊時間:2018/02/10--02/11, 早上10點到下午5點 (午餐休息一小時) 。
上課地點:南島十八排練場 (台南市南區福吉路64 號5樓5F)
人數限制:滿8人開課,滿16人截止 (限18歲以上) 。

費用:4000元 (1/10前, 早鳥優惠3200元) 。
匯款帳戶名:陳佳穗
帳號:中國信託新店分行(銀行代號822)3145-4036-4206
報名方式:請於完成匯款後,填寫報名資料https://goo.gl/HPtkpG,我們會在學費入帳後和您聯絡。
注意事項:
學員請自行準備《櫻桃園》劇本,版本不拘,並務必於開課前至少閱讀過一次。另外請準備《演員的挑戰》一書,上課請都帶來。

師資介紹:
  陳佳穗畢業於紐約Herbert Berghof Studio,東吳音樂系。旅美期間因演出莎士比亞劇「暴風雨」榮獲劇場Spotlight On Award,並以短片Happy Anniversary榮獲Webby Award、Telly Award、Aurora Award和Aegis Award等獎項。旅美期間參與演出電影電視作品超過50部。返台後一方面致力於教學,翻譯表演專書《演員的挑戰》,受邀至各大專院校及經紀公司授課,同時持續演出。

  台灣劇場演出作品包括:演摩莎劇團「櫻桃園讀劇演出」、「給摩莎」、「蘿莉控公路」;狂想劇團「寄居」、「台北日和」、「逆旅」;同黨劇團「金控迷霧」、「夢之島」;動見体劇團「屋簷下」等。影像作品有:客家電視台「出境事務所」、「阿憨妹」、大愛電視台「路邊董事長」、「那一年鳳凰花開時」、短片「下午」(女性影展、金穗獎)等。

  現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學系,並為演摩莎劇團核心團員,主持契訶夫讀劇計畫,開設陳佳穗表演工作室。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契訶夫讀劇計畫_工作坊心得

  我從2015年開始策畫契訶夫讀劇計畫, 去年演出了《櫻桃園》, 今年演出了《凡尼亞舅舅》, 都受到很多人的肯定, 於是我們今年年末展開了全台的巡迴講座和工作坊, 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契訶夫的作品和讀劇演出的表演形式
  陳恆益之前就從台南來台北上我的課, 這次報名參加了嘉義的工作坊和高雄的講座, 還寫了一篇心得和大家分享, 真的很謝謝他
********************************

  契訶夫的劇本我一直不太碰,一年多前考過戲劇系轉學考時,曾嘗試讀過凡尼亞舅舅跟櫻桃園,那時候只知道劇中人物一直在發牢騷、對生活不滿、想趕上時代變化卻好像永遠處在舊社會的困境裡,角色人名又很長,實在是很難看、看不懂,後來考試沒錄取,就索性與契訶夫暫時斷了音訊。直到今年上了佳穗老師的表演技巧課,處在一個比較自由不須為了考試讀劇本的心態上,才發現我一直誤會契訶夫,而且是非常嚴重的誤解,就像一開始就用不真心的態度交朋友,卻妄加論斷彼此不合拍,了解到這是多麼可惜、多麼恨晚的錯過。是寫實主義的源頭,在一百多年前,寫實表演方式跟劇作風格相應而生,才讓我們在當今的主流影視、劇場裡感受到真實的人類行為,在網路爆炸的時代,看似開放的資訊流通,實則更加閉鎖的人際關係,我們失去了許多人類與實際社群的交流、接收與反映,應該說這些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關注自我、觀察外在的能力正在減弱因為我不懂怎麼讀,就認為它不好讀,但契訶夫跟台灣人很陌生嗎?經典劇本離我們很遙遠嗎?那我們該怎麼讀它?


 劇本這種特別的文體,它有閱讀上的文學性,更重要的是可被搬上舞台呈現的特性,藉由演員、導演、舞台空間等元素,讓觀眾了解劇情故事的內容,所以劇本從來不是坐在書桌就能讀懂的,它必須被立體化的建構,角色在故事裡的生命歷程才因此完整,演員透過行動,講出台詞、做出動作、拉出走位,為角色服務、為劇本服務、也為觀眾服務,這樣才是真正看一齣劇本的方式,它能做到同樣有戲劇性、故事性的小說文體所不能應用的觀看形式,如果我不是為了轉學考的劇本分析考題,我根本不會在沒有做契訶夫的戲之情況下,別有興致的拿出來閱讀。既然劇本是為了演出而生,那更應該要好好傾聽它的聲音,透過進劇場看戲,或是  學習演員工作劇本的方法,當然還是有許多人用各種理論的方式研究劇本,那又是另外的領域,但這無助於拉近劇本跟大眾的距離,也非演員的專業技術範疇,我們需要的是知道劇本說甚麼、做甚麼,而這就是演員應當擔起學習、執行的責任。

    表演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不斷在表演,很多人想當演員的初衷是喜歡演戲,很多演員拿到劇本就很興奮,以為終於可以一股勁的演,想證明自己,這種態度在剛踏入表演門檻時,或許還行得通,但一定走不遠,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掌握工作的技術,然後又保持開心,而不是只有演得很爽就滿足了,千萬不要忘記表演是一種對世界溝通的方式,不是拿來自溺的行為。佳穗老師一直說不要急,做所有工作都有先後順序,跟一個劇本、劇組工作排練也是一樣,我們看完劇本之後經常恣意的詮釋角色,雖然大家都懂人類有複雜的面向,意思是每個人的表面都跟實際上的真實不同,但在做表演時,這些感官似乎被關掉了,你應該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可以挪為己用的人類行為,而不是為了方便直接幫角色定論,例如凡尼亞舅舅是個悲觀的人、伊蓮娜的個性多愁善感,這些並不能拿來工作,不精準的形容詞、刻板的印象都是大忌,所以演員到底怎麼演出角色,所謂接近、塑造、成為角色等詮釋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刻板,難道要成為個性悲觀的凡尼亞嗎?要怎麼成為?個性悲觀又是甚麼鬼?那觀眾何必從頭到尾看同一種刻板的角色?表演不應該有、也沒有唯一的答案,可是有正確的工作方法。如果意識到角色跟我一樣是個人類,那角色跟我面對世界的關係應當等同真實,包含人際、人與社群、人與環境空間、人與物件都有不同面向跟狀態,現實的我面對媽媽跟老師的態度一定各自不同,舉<凡尼亞舅舅>的例子來說,凡尼亞乳母撒嬌時、跟伊蓮娜示愛時、要殺了教授時等等,都因為各自關係不同而有對應的狀態,以及這個莊園對於戲中每個角色(有主有客、有親有疏)都有專屬的意義,這些也將深深影響角色做出的行動(如果過年回一趟娘家或者有大批親戚來自家吃團圓飯時,大概就能理解)。

    花了很大的篇幅在分享工作坊的內容,但我覺得講座的部分也非常有趣,契訶夫寫的劇本不多,小說卻寫得非常多,這次選讀的<帶小狗的女士>、<關於愛情>兩篇,讀完才發現補充了好多劇本沒明說的內容,並不是劇情不完整,而是敘事的人稱不同,導致有更多空間可以被挖掘,但那些情感狀態都是互文共鳴。這些愛情小說的結尾有時是分手收場,即便有情人終於私奔,但都只是剛做出抉擇,未來福禍仍然不可預期,但不知道為何,我讀來卻不覺得傷感,而是疑問全部通曉的感受,契訶夫真的好懂人類啊,他知道人是有韌性的,所以我們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抱怨,卻又活的下去,因為總會期待著未來發生點甚麼(無論好事還是壞事)

    據說契訶夫的戲被世界各地的劇場重新搬演的次數,僅遜於莎士比亞,而他一生中只有寫下五個劇本。經典離我們不遠啊,反而很貼近人生周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