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學員心得17:蔡夢涵

每次開課我總是跟學生說通常一期六堂我可能還記不起來你的名字,尤其如果你習慣安靜沉默,不會和我應喙應舌的😆。蔡夢涵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就是這樣。她總是很乖,很認真想把我說的都記起來都做到。殊不知,這根本不是我要的。默默地從去年開始她比較會說話了,我也才發現其實她連我之前演出的戲都看過,算是徹底調查過老師底細的學生😂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真的做了甚麼幫助到學生,而是他們自己準備好了,只差有人推他們一把,正好透過我說了或做了讓他們可以往前走的動力。可以目睹每個人的成長和變化算是這份工作很大的回饋之一吧。
在影像技巧課裡和夥伴對戲
還有硬要尬一腳的助教阿波羅


在開始寫這篇學生心得前,說實話我思考了很久才動工,因為我實在不知道怎麼用文字來表達我對佳穗老師的愛XD 先從老師這個人開始好了,陳佳穗老師是個,誠實、坦率,而且溫暖的人。這跟一般老師的傳言不大一樣,對吧?

說真的,要是第一次上課的我聽到這話也會不敢相信;這個表演老師超嚴肅可怕的,哪裡溫暖了?!我的一舉一動,甚至我沒意識到自己在做的事,都被看在眼裡,並點出來。我說出口的每句話,都會被問說出這句話的意思。我會被質問,被要求思考、要動腦!邏輯呢?你的邏輯在哪裡?不要一直講廢話!好像我怎麼做都錯,怎麼樣都無法讓老師滿意,有些事情不就是那樣嗎?哪有甚麼為甚麼?面對老師那雙直瞪著我的大眼睛,有數次僵直著無法動彈…但等一下,這些事情真的有這麼可怕嗎?做錯了會怎麼樣嗎?不會。無法讓別人滿意世界會毀滅嗎?不會啊,而且活得這麼累幹嘛。有任何事真的就是那樣沒有原因的嗎?當然不是,任何事都有前因後果的。

那麼為什麼過去的我(還有眾多只有幾面之緣的同學)會那麼害怕?其實稍微想想就會明白,只是我們不習慣被聽見、被看見阿。說直白點,我們就是活在充滿標籤和框架的社會,不被當作一個活人,會思考、獨特的活人對待。所以當我碰上一個真正會看我做的事、聽並思考我說的話,不在乎你的個人成就、你的過去、你周圍的人你的家庭給你的期待傷害痛苦通通不重要!你就是你!這個時候我反而不知道怎麼辦了,尤其身為一個人生回憶可以寫成一篇台灣原生家庭痛苦怪狀的人,被擺脫不了的枷鎖綁住,無法前行也無處可逃,看著周遭的人一個個經過我往人生前進,而我停駐在泥淖無法動彈。突然有人伸出手對我大喊我的名字,問我到底在幹嘛?快出來。

「我在贖罪,不能離開。」我搖頭。「那是別人的功課,你沒有錯。」

晴天霹靂,天知道我等了這句話等了多久。要知道願意點破他人生命中過不去的坎是件多傷身、耗費能量的事。但是老師就毫不猶豫地做了。那時我的肩上真真正正的一輕,雙腳不在如負千斤重,周圍又再有燈亮起來,聽得見笑聲感受得到冷暖。活了多年才開始真正的活著,我低頭看自己的雙手、再看看周圍,不知如何是好。

「我可以嗎?」真的可以不再痛苦嗎?「你可以。」

我的眼淚又流得出來了。上了這一年半載的表演課,說是被佳穗老師拯救了也不為過,老師自己就是一個能量豐沛的圓(我還沒見過另一個能量這麼多的人),也當然不是說老師是完美的人,當一個完美的人多無趣阿。她傾聽,然後從不令於給予,直接地指出問題所在,只要不懼於接收、面對真相。學生思考、提問,老師就會給予。

歡迎各位來上課!只要當過一回有血有肉的人就回不去了XD人生就是走在一條不停自我認識的道路上嘛,而自我覺察很可怕,很有趣、但真的很可怕。想來這也是老師被還是新生的我畏懼的主因,因為老師會不厭其煩的逼你去面對你自己,想演一個不認識的別人前,先真的認識你自己。發現、思考、知道。再發現、思考、知道。這個鮮血淋漓又痛快的過程是人一輩子的功課,也是演員的功課。是當一個真正的活人的挑戰,也是演員的挑戰。

噢,你一定會發現,我說佳穗老師溫暖,誠不欺你。

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演員有年紀限制嗎?

 最近來報名的新生說,因為他上網查表演課資料時,發現有些表演課有年齡上限。他不放棄地詢問之後得到的答覆是:因為年紀大可塑性比較低。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實在太荒謬了。

一來,生活經歷永遠是演員最重要的寶藏。

年紀越大基本上你擁有越豐富的資料庫,是年輕演員羨慕都來不及的。

二來,超過一定年紀之後,我們對於自己會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

比較不會像年輕的時候,充滿了對自己「浪漫」的錯誤幻想。這點對於外貌的影響尤其明顯。中年後我們鮮少會像年輕時那樣惡性減肥,通常也已經能接受自己不會有完美的臉。

第三,人生前半場有其他工作的話,經濟方面大多不會像20歲時一樣拮据。不用擔心著要如何養活自己,把對表演的興趣變成壓力。

因此可以照自己需要的進度慢慢前進,不用逼自己要快速成長。

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你真的入行,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因為演員的人數和年齡是相反的。年紀越大,人數越少。中年演員和各行各業一樣,都有養家的壓力,如果沒有能力累積一定的收入,的確會讓很多人轉行,或至少是先去「認真賺錢」幾年。

這些都是中年後開始學表演的好處啊。

而觀眾當然喜歡看見婆婆媽媽的角色可以是由中年或老年的女演員來飾演,而不是由明明應該演情侶的演員來演母子。更不用說演員們實際工作時,看見和自己一起搭戲的演員就是自己爸爸或爺爺的年紀時,根本不用演就入戲了啊。

但是中年後才開始學表演當然會有這個年齡層的問題。

1. 體力的限制:這是最現實的部分。中年後的確沒辦法像20歲時一樣可以有不斷電的體力。可能無法熬夜拍戲,或是排練一整天。

2. 對於世界的認知:人到中年可能見多識廣,但也有可能反而很狹隘。取決於我們原來的生活圈和職業。如果畢業後就一直在同樣的職場工作了20年,每天都和同樣的人相處,的確有可能反而誤以為世界就這麼小。即使心裡知道外面還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但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反而比20歲的時候更無法想像這些人是誰。

3. 原來專長領域的自信可能反而會限制自己:中年後,很多人可能在原來的工作上已經是個主管,習慣發號施令,管理別人,而不是自己動手做事。但表演是行動的工作,不是只要說話就好。Acting is doing. To act is to do. 

表演練習就是不斷地動手做而且必須遵照導演的指示,不是隨心所欲愛怎麼演就怎麼演。這種身份和心態的調適,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比較困難。

表演是一份技藝,由精準的技術和動人的藝術組合而成。如果只是想上課,無論你是幾歲,隨時都可以開始。透過表演認識自己,在無止盡的細節中,建構出自己的人生觀。而無論想轉換跑道或是開啟新的工作,無論是什麼行業,本來就需要先對那個行業有一定的調查和分析,並且讓自己具備一定的能力,才不會只是做白日夢。

人類平均壽命是80歲。我們距離終點前的時間其實還很長啊。何不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呢。演員養成需要十年,我們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個十年啊。今天開始永遠不晚

 

照片是去年幫一支全素人短片上課的紀錄。這些在現實生活中各個身經百戰的大哥大姐們,每個人在片中都閃閃發亮呢





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

清明連假你掃墓了嗎?

家族團聚的時候有聽長輩們說故事嗎?

無論你們家是何時來到台灣、怎麼在這塊島上移居、說的是什麼語言,是哪幾種不同的背景的結合,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那些豐富的生活歷練,其實是演員們重要的寶藏。或者應該說,是我們認識自己的重要資源。

小時候我覺得媽媽很煩,好像要把祖宗十八代每一個人的事情都告訴我。我又不認識他們。就算近一點的(還活著的?XD)我有見過,但就是一年見個幾次,有些人我根本想不起來長什麼樣子。跟我說這些要做什麼?

開始演戲之後我才知道,當劇本提到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角色的故事時,我不是只有維基百科上冰冷的文字可以參考,我有活生生的人物可以想像。家族裡的每一個人變成了我現成的資料庫。而一起長大的街坊鄰居和各時期的同學們,更擴展了我的視野,讓我看見和我背景不同的人們,有什麼樣的思維和行為,以及背後的原因。

我是這幾年才知道,原來很多人家掃墓時並沒有要求要全家都到。很多學生跟我說他們家都是爸媽自已去,他們有人已經好幾年沒去掃墓,甚至想不起來上次去是什麼時候了。那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是誰呢?

我們家上禮拜掃墓,看見阿公的墓有些地方都壞了得找人來修。看見墓碑上寫著今年正好是阿公的墓蓋好四十週年。哥哥們在討論要怎麼做的時候,說了阿公已經撿骨過,現在墓裡放的是大甕。然後大家開始回憶阿公當年的喪禮,講到我們小時候各自對喪禮的印象。因為我們年齡有差距,所以每個人記得的部分不太一樣。而我因此得以拼貼起許多小時候的零碎記憶。

這是我自己的歷史啊

看劇本時總是會提到「不可以只看自己角色的台詞,還要看其他角色怎麼說你,並且檢查他們說的是否是事實。要把每一個角色說的事情都拼貼起來,找出自己的角色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我們不也應該這樣看待自己的歷史嗎?我從小到大接觸過的人、發生過的事、住過的地方......,這一切聚合成了我這個人。我真的認識自己嗎?

表演研究人類,而藉由表演,我學到了很多面對自己、看待自己的功課。每唸一本劇本,就會想到生命中認識的人們。經由他們的生命,讓我有能力分析劇本、分析角色。戲劇是人類生活的精華縮影。我們藉由看戲得以面對自己,或從中得到一些力量或慰藉。而扮演角色的我們,只有透過一次又一次地看見自己、看見人性,才有機會感動觀眾,做好身為演員的工作。

這幾天的假期,有機會的話多和家裡的人們聊聊天吧。多知道關於爸媽小時候的故事吧